觸樂夜話:低分信自己,差評信規(guī)矩,口碑信水軍

養(yǎng)水軍的第一法門,難道不是“不要提及水軍二字”么?

編輯王愷文2017年03月02日 16時59分

觸樂夜話,每晚胡侃和游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小羅老師畫了黑白圖,上色的是梅林粉杖老師

今天要講三個關于評價的故事。

昨晚我宣布自己成為了索狗之后,兩位熱情友善的任粉朋友在飯桌上花了兩個小時向我講述任天堂游戲是多么的好玩,設計是多么的贊,說到動情之處痛飲大杯啤酒。我被說動了,或者說我被任粉的深情打動了,立下誓言:“我要看看Switch到底評價如何,如果評價牛逼,我就是砸鍋賣鐵、賣腎爆肝也要買一臺?!?/p>

今早我看到了IGN評分:

此時我們必須要祭出十字真言:“高分信媒體,低分信自己。”IGN固然是老牌知名游戲媒體,但在主機硬件評測方面也不一定靠譜,比如曾經給PSV打8.5分。而且就算硬件評分不高,NS還有游戲性??!就算只有《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這一個游戲,買臺機器也值了。

“那你到底想怎樣?”和善熱情的任粉朋友問我。

“和善的眼神”

“等媒體綜合評分吧。”

另一個與差評有關的故事其實算是老生常談:Steam差評求漢化。這事兒其實已經聊過很多很多遍,該說的都說爛說透了,但最近我又看到下面這個圖:

“規(guī)矩”

這位朋友言之鑿鑿,為“所有中國玩家”代言,正手推出“規(guī)矩”,反手一句“不值”,如同一位江湖大佬教訓后輩。

Steam有很多中國玩家,超過1000萬,其中因為漢化打差評的也不在少數,但說這是“規(guī)矩”……誰定的?一千萬中國鼠標的扛把子?誰選的這個代表?難道是G胖欽定?

我個人不反對因為一款游戲不支持中文而打差評,玩家想說什么都行,這是花錢買的權利。但沒有任何玩家有權利定規(guī)矩,“規(guī)矩”是有約束力和強制力的,這兩個字一出,暗含的意味就是“其他人也得這么做”。

Steam只有一個人有權力說這話。

G胖:“銅鑼灣只能有一個浩南!”

當然,這位“規(guī)矩”兄也只是個例,我看到的大部分中國玩家還是非常和善的,之后Steam支持中文的游戲也會越來越多。和氣生財,莫談規(guī)矩,“潛規(guī)則”小圈子里搞搞就算了,別傻傻地到處曬。

不過還真的有人把暗地里的東西曬出來了,比如下面這家互聯網產品的運營,在自家微信公眾號公開招募水軍。

“懟你懟他懟自己!”

?

至于待遇,是這樣的:

“帶著腦子來!”

“水軍”這種東西吧,外包不如家養(yǎng),所以招募水軍也無可厚非。但養(yǎng)水軍的第一法門,難道不是“不要提及水軍二字”么?當然我也不是三億中國鍵盤的總教頭,沒法給水軍業(yè)說規(guī)矩,可能現在這就是流行玩法吧。畢竟“粉絲經濟”正是熱門概念呢。

我為我的孤陋寡聞感到羞愧。

2

編輯 王愷文

wangkaiwen@chuapp.com

為什么窗簾是藍色的?

查看更多王愷文的文章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