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公布了4款新的功能游戲,并分享了他們對功能游戲的全新理解。
8月2日,騰訊移動游戲五周年慶典暨下半年新品發(fā)布會于上海舉行。本次發(fā)布會的主題是“探索游戲更多可能”,在發(fā)布會上,騰訊互動娛樂星曜游戲產品部發(fā)行制作人徐玉輝重點介紹了騰訊在功能游戲方面最新的探索與成果。
在發(fā)布會上,騰訊提出了他們對功能游戲的全新理解;新公布了《納木》《電是怎么形成的》《子曰詩云》《代號:1420》這4款功能游戲;同時還公布了相關的學術合作。
與往年的騰訊移動游戲周年慶典不同,今年的慶典極為重視功能游戲。在主題為“探索游戲,助力未來”的功能游戲發(fā)布環(huán)節(jié)中,徐玉輝首先探討了騰訊對功能游戲的理解。
徐玉輝認為,功能游戲有3個主要特性:首先是應用性——功能游戲一般是為滿足不同人群、不同領域、不同功能的應用需求;第二是專業(yè)性——功能游戲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人們解決某一領域的現實問題,游戲中對現實場景或目的的抽象或模擬,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yè)性;最后,功能游戲屬于游戲,仍需具備一定的游戲性?!叭呒婢?,三者平衡,才是一款高質量的功能游戲”。
徐玉輝表示,騰訊將利用自身優(yōu)勢,鼓勵和帶動更多廠商進入功能游戲領域,為用戶和社會提供更好的產品。
發(fā)布會上騰訊公布了4款功能游戲,這些游戲旨在幫助玩家以輕松有趣的方式探索植物、物理和文化層面的科學知識。
《納木》這款游戲關注的是植物的一生,以交互式3D模擬和簡潔的科學說明,試圖幫助玩家更清晰、深入地了解背后的科學原理。徐玉輝說,騰訊希望借這款游戲引導人們了解植物,對植物的一生進行參與性的探索。
《電是怎么形成的》這款游戲是要玩家根據利用化學、物理等原理建立的實驗室進行游玩,其中提供了各種各樣的電力裝置,玩家可以自己動手進行實驗。這款游戲還有個“科學視圖”功能,玩家可以借此觀察實驗室中磁場和電流的運動軌跡。開發(fā)者希望玩家能通過游戲了解與電有關的知識。
《子曰詩云》則是一款展示中國文化底蘊的功能游戲。以中國傳統文化中代表性的唐詩宋詞為藍本,加入游戲的互動,配以潑墨山水的中國畫風,讓玩家能在游戲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總體感覺上更像是傳統的教育軟件。
徐玉輝提到,為了提供專業(yè)的詩詞鑒賞,騰訊與專注于古詩文教育的復旦大學中文系進行合作,由復旦中文系博導駱玉明教授進行指導,結合教育部部編教材等權威材料進行選詩。同時,中央美術學院的團隊為每一首詩都創(chuàng)作了專屬的水墨風格背景圖,將給玩家?guī)碓娗楫嬕獾臉O致體驗。騰訊游戲相信,精良的制作能夠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代號:1420》是另一款傳統文化類功能游戲,但風格和《子曰詩云》不同,走的是卡通和幽默風趣的路線。在這款游戲中,玩家將進入到一個神話世界,扮演一位小宮匠,建造各種各樣的古代宮殿。通過體驗宮匠的勞作,了解到背后的文化故事。
早在1971年,在電子游戲誕生的早期,《俄勒岡之旅》(The Oregon Trail)這款文字冒險游戲就進入了課堂。在美國,上百萬的兒童在學校嘗試了這款游戲,孩子們從這款游戲中學會了如何進行規(guī)劃,并且明白了策略的重要性。
顯然,在電子游戲誕生之初,游戲就有寓教于樂的功能,在早期,“學習機”與“游戲機”常常是一體的,國外也一直都有“Edutainment”(教育娛樂)的概念,在教育中使用游戲,這并不罕見,任天堂的許多早期游戲就很難分得清是教育軟件還是游戲。即使是如今,在游戲平臺上發(fā)售教育軟件的例子也有很多。在中國游戲產業(yè)的大環(huán)境下,強調功能游戲,提倡功能游戲也是順應潮流的舉動,有助于緩解社會輿論對游戲產業(yè)的偏見和誤解。
但是,在我國,教育類游戲的公眾認知卻長期停留在簡單的打字游戲方面,顯然這在教育功能和樂趣度方面都是不夠的?!肮δ苡螒颉钡暮x比“教育類游戲”更廣泛,它的任務也更為艱難。如何做出既能讓人學到東西,同時還樂在其中的游戲,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須要經過長期的探索。
功能游戲擁有極大的潛力,在各個方面可以發(fā)揮其價值。在教育領域,功能游戲可以讓教育變得更加有趣,從而讓知識的被動灌輸變?yōu)閷W生的主動接受;在科普領域,一個有趣的功能游戲能夠把艱深晦澀的知識以更平易近人、也更有趣的形式展現;功能游戲還能在傳統文化的傳播方面發(fā)揮作用,將傳統的內容以現代的形式來展現給玩家。最后,功能游戲還具有親子互動的功能,能夠在共同游戲中增進親子關系。
功能游戲的未來極其廣闊的空間,但目前這個類型還僅僅處于萌芽階段,即使國內廠商已經認識到功能游戲的重要性,如果讓它既有教育意義,又不乏游玩價值,是擺在每個開發(fā)者面前的難題。
在今年4月的“UP 2018騰訊新文創(chuàng)生態(tài)大會”上,騰訊游戲提出了“布局功能游戲”的計劃,希望借這一品類進一步探索游戲的正向價值。
此后,騰訊公布了《榫接卯合》《折扇》《歐氏幾何》《紙境奇緣》《尼山薩滿》《坎巴拉太空計劃》《腫瘤醫(yī)師》《微積歷險記》《模擬列車》《程序員升職記》等多款功能游戲,這些游戲中的一些已經可以玩到,比如《尼山薩滿》就是體現少數民族風情和文化的,美術上獨樹一幟,跟主流的商業(yè)游戲有很大區(qū)別。
從這些列表中可以看出,騰訊發(fā)布的功能游戲來源諸多,同時有自研、引進、合作研發(fā)的游戲。在本次五周年發(fā)布會上,徐玉輝透露,騰訊游戲的團隊從成百上千的功能游戲中挑選出了上述的寥寥幾款,這樣不惜人力的慎重選擇是為了確保所選的功能游戲的質量。
除了挑選已有的功能游戲外,騰訊游戲也在嘗試自研或合作研發(fā)新的功能游戲,本次發(fā)布會發(fā)布的幾款功能游戲體現了騰訊在這方面的成果。
功能游戲要考慮游戲的正面影響,那就不能僅僅是傳統游戲行業(yè)的人來閉門造車。騰訊認識到了小圈子的局限性,對此,他們選擇了學術合作的方式來突破行業(yè)的限制。目前,騰訊與騰訊研究院、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喬治梅森大學的弗吉尼亞功能游戲孵化基地達成了學術戰(zhàn)略合作關系。
徐玉輝在發(fā)布會上介紹了騰訊游戲的這些合作方。騰訊研究院是騰訊內部的研究部門,也是騰訊的內部顧問。根據介紹,騰訊研究院會持續(xù)跟蹤功能游戲理論、政策和產業(yè)的發(fā)展研究,集聚多方力量和團隊,從多角度研究功能游戲的社會價值。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是國內游戲化學習研究的引領機構,它們定期舉行游戲化學習的相關會議。騰訊與之進行合作,試圖將前沿的學習科學成果進行游戲化封裝,合作開發(fā)功能游戲。
弗吉尼亞州功能游戲孵化基地據悉是美國在功能游戲領域耕耘最深、專業(yè)度最高的產學研一體化機構,已建立了美國最成熟的功能游戲學術網絡。弗吉尼亞州功能游戲孵化基地已經成功舉辦了8屆功能游戲大會,會議內容涵蓋了功能游戲在醫(yī)療、教育、博物館學等各個應用領域的前沿探索成果。弗吉尼亞州功能游戲孵化基地將作為騰訊搭建功能游戲研究生態(tài)體系的行業(yè)顧問。
目前,在功能游戲的探索方面騰訊有了一個不錯的起步,在國內已經走到了前列,但就功能游戲本身來看,它還是一個極為年輕的領域。無論是已經加入這個行列的騰訊等企業(yè),還是其余希望涉足的制作、發(fā)行方來說,都還有許多的工作沒有完成。能夠將實用與樂趣相結合,這是這個新生類型的最大優(yōu)勢,但是能否將這一優(yōu)勢真正發(fā)揮,還要進一步看接下來能夠拿出怎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