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一周評論精選(Issue 97)

我的優(yōu)點是我自己的,不是“青年人”的;我的缺點也是我自己的,不賴在“青年人”身上。

編輯李先羽2016年05月09日 14時40分

嘿讀者老爺們,好久不見!

五一前祝老師曾經在夜話《觸樂夜話:VR就像克蘇魯》中提起自己買的HTC Vive到貨了,并且表示自己“被折服了”。可惜因為VR之美實在“不可言說”,所以他并沒有繼續(xù)寫出更多更詳細的體驗。然后我發(fā)現有一位讀者朋友在文章下面提出了他的合理質疑:

“我嚴重懷疑觸樂和HTC有骯臟的XX交易”。

理由是:

“有VR的報道幾乎都是Vive”。

……可這只是因為我們只買了HTC Vive啊朋友。

好吧,除此之外,這位讀者朋友也提出了一些別的理由啦:

說了這么多,還是前面的,沒有大量應用支持的平臺屁都不是,文中說不可言說,或許真的沒有什么可說的,至少我第一次用oculus rift和別人聯機EVE女武神,打完興奮的說了半天,而用vive在那里抓抓蘋果炒炒菜,或是花不少錢買的爛游戲,的確沒什么好說的

——我連這段評論中的大小寫、標點符號和錯別字都懶得改正了,你看我有多氣。

好吧其實我也沒有多氣,我在這里提起這件事也并不是想反駁或嘲諷任何人。我其實就是想說,我也玩了HTC Vive,超棒,真的是“不可言說”呢!

 

本期評論精選的獎項設置不變:在所有評論中選出1條“最佳評論獎”和3條“優(yōu)秀評論獎”。各獎項得主請通過QQ群(群號:327162570)與我們取得聯系,最佳評論獎得主將獲得50元以下正版iOS游戲一枚(請根據自己喜好任選,下同),優(yōu)秀評論獎得主將各獲得30元以下正版iOS游戲一枚。

那么,本周評論精選正式開始!

 

本周優(yōu)秀評論

宮永開花?評論了文章《〈刀劍亂舞〉國服發(fā)布會側記:游族的“二次元宏圖”》。

神圣性那里非常贊同。國內游戲開發(fā)/發(fā)行只靠對“二次元”(這個詞應該真的很招愛好者煩233)的不夠透徹的了解,就對市場這么樂觀估計是要碰壁的吧。的確,我們這一代成長起來有了消費能力,市場在那里,但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把蛋糕從日本那邊搶過來的。

至于想讓我們單純地掏更多的錢買國產的賬,暫時應該真的沒有那個條件。畢竟國內ACGN的生產環(huán)境擺在那里,你說能出媲美發(fā)展了那么多年的日本市場的產品,我都不信啦,至少相當一段時間內應該是這樣的。至于刀男人本身,應該還是能賺錢的吧,剩下就看目光放的多么長遠以及對所謂的“二次元”(市場)了解有多么透徹了。

咸魚:其實也不需要把蛋糕從日本那邊搶過來,咱們可以自己做宮保雞丁嘛……好吧,我的意思是,國內的“二次元市場”跟日本的“二次元”已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了,對于國內的開發(fā)/發(fā)行商來說,他們只要對國內的“二次元市場”了解得比較透徹,“刀男人”只要“還是能賺錢”,就足夠啦。

偶像
這張圖在原文中是用來說明偶像的“神圣性”和“平民性”分別都是什么樣的,
我覺得用它來表達一下“二次元”和“二次元市場”在我的粗淺印象中的差別也挺合適
 

一個游客?評論了文章《“我來玩游戲不是為了和你發(fā)生關系的”:游戲中的性騷擾現象》。

消除差別化對待的終極解決辦法有兩個,一是消除差異——這是不可能的,即使某天我們消除了性別我們還有外貌、年齡、收入、性格,這是一條不可能的路。另一個就是道德,是的,不是法規(guī),法規(guī)永遠是表面的和滯后的。要想真正讓一個人正直平等尊敬的對待人和事,唯有讓他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在整個社會價值觀和教育嚴重偏向的情況下,良好的道德觀是不會憑空從每個人身上出現的,只有不停的有人站出來提醒人們關注互相尊重的必要性,才能更多的啟發(fā)別人去思考,去改變自己,進而去影響環(huán)境。從某個角度來說,網絡游戲對性別歧視問題的凸顯和放大是一件好事,這種放大會更直接的成為一面鏡子,促使參與者去反思自己的言行,而網游的用戶剛好又是負擔著我們這個社會未來的一群人,或許在不知不覺間,網游社會本身也成為了一種教育媒介。

無法理解反***正確和玩世不恭以揭露虛偽為目的的核心,卻把他們當作是自己冒犯他人的合理掩護,大概是衡量一個人low不low的很方便的判斷方法。

咸魚:這篇文章在微博上獲得了大量的關注和互動,轉發(fā)評論講述自己曾經在游戲中因為性別而受到過的不公正待遇的人非常非常多(而且大多數是女性),比如——我挑選了一條轉發(fā)數量比較多的——這位三瓣齋如是說:

基本上,在知道我是一個女性玩家之后,把我當成一個普通玩家的男性玩家?guī)缀鯖]有:騷擾、把你當吉祥物、或者認為你的能力天生比他們低一等。

作為一位女性,我對于女權主義這件事感覺很微妙。我當然支持男女平權啥啥的啦,但有些女權主義者還挺偏激的,看到什么事都要跳出來一下,我就會覺得何必呢?矯枉過正了吧?咱們要的就是平等而已,你們好像要得太多了一點兒吧?后來我意識到,這種偏激可能正是我們所需要的,當你正在被忽視時,你得發(fā)出更大的聲音才能引起別人的注意和重視。這件事本身可能并不讓人舒服,但就像評論中所說的“網絡游戲對性別歧視問題的凸顯和放大是一件好事”一樣,長遠來看,對于促進問題解決應該還是有益的吧。

總之,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意識到問題,現在我們至少已經踏出了第一步。

 

遲藻紈?評論了文章《觸樂夜話:觸樂青年說》

陳祺:學會妥協。(踢球贏對手6個就適可而止。)

高洋:回到家族的生活圈。(尤其是沒錢的時候。)

或閃:對大多數東西和事物都形成了刻板印象。(比如:霓虹就是先進。)

李先羽:呃……熬不了夜了?(改成了熬白天。)

樓瀟添:可能是不把憤怒表現出來了。(多謝不殺之恩。)

梅林粉杖:我覺得,是再也熬不起夜?(誰在學我。)

世界:不再玩游戲了……特別是那種正兒八經的游戲。(注意身體。)

塔布:參加公務員考試……(是不是太黑了?)(不是。)

吳寒雪:不再熱血吧,青年在我心里是會為一件事沖動的時期。不再“青年”大概就是不再沖動和憑借意氣做事,而會理智的考慮得失,計算代價然后再行動。(你瞅啥?)

小羅:不想改變社會。(所有的黑都凝聚在漫畫里。)

楊婧:我覺得是“放棄思考”,對外界的信息、立場、事件等不加思考地接受,或者不接受。(反正我最棒?。?/p>

魚晏:凡事只看到對自己有利的結果才會行動。(所以導致了女權。)

祝佳音:對新事物失去興趣了。(那是誰在玩VR。)

周思沖:喪失對道德的追求。 (堅決不換頭像。)

咸魚:周末與一位“青年”朋友聊起這篇夜話,他提起了一個有趣的觀點。他說,我們所說的“青年特質”,其實大部分是人們對于“青年人”的刻板印象,比如有激情、有沖勁兒、不功利、不無聊、有強烈的正義感和道德感等等等等。當人們說“年輕人就應該xxx”、“你這么年輕還不xxx”的時候,我們這些14~28歲(還是24歲?還是44歲?)的年輕人就會潛移默化地受到這些刻板印象的影響,去做符合青年身份的事,去表現得“像一個青年人”。

我覺得他說的挺有道理。我喜歡自己是個青年人——不僅僅是因為5月4號能放半天假和還能時不時地熬個夜啦——但我不喜歡被人當成“青年人”來看待。我的優(yōu)點是我自己的,不是“青年人”的;我的缺點也是我自己的,不賴在“青年人”身上。

——我這樣說話,好像也挺“青年”的!

 

本周最佳評論

17th?評論了文章《觸樂夜話:誰也不會天生討厭百度,誰也不會天生喜歡〈神秘海域:尋寶獵人〉》

搜中文雜碎信息一般不用,因為免費翻墻每6小時要換密碼而且經常500錯誤。只有搜英文、技術類、知識類信息會翻墻去Google。

這兩天在海外,都用Google,覺得它搜雜碎中文信息也更好,主要是信息很干凈,不像百度的熵那么巨大。

我覺得如果久而久之,使用兩者對生活習慣會造成影響,百度搜一些正經詞的時候會出現幾排相關人物,有很多既不相關也很沒品,但你知道人經常會去看些沒邊的東西解解悶,我也是如此。

我不是便秘怪馬桶的意思,但無意識的大眾往往給什么吃什么。那我們?yōu)槭裁床荒苓x擇給的更好的那個呢?哦,因為墻。

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百度的搜索效果更符合期望,這也是不錯的。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選擇各自的信息源。

八卦走百度,治病走谷歌,要么你做好,要么被人民拋棄。

然而百度作為墻的一部分,已經不用遵守任何以用戶為出發(fā)點的規(guī)則。

這可能就有點問題了。

咸魚:最近這段時間百度簡直要被噴爆了,就連平時不愛跟風追熱點瞎摻和的我們,都在一周之內提起了兩回(梅林老師您是有多恨百度啦)。作為一個平時很少翻墻(不能翻墻也不會死)的、家里有人是(正規(guī)的)醫(yī)療行業(yè)從業(yè)者的、隔三岔五就要幫父母清理一下電腦里意外出現的什么什么全家桶的人,我又一次深刻地體會到,用百度可真是一件特別需要智慧、勇氣、耐心和運氣的事情啊……

此外,在本篇文章的評論區(qū)中,還有另外一段同樣來自17th老爺的評論,我覺得很有啟發(fā)意義,也貼在這里與大家分享吧。希望大家在討論時都能“多一些真誠,少一些套路”。

我并不希望shawn老爺承認什么錯誤,對錯的界限并不絕對。而且承認錯誤這種行為只對熱衷于站隊的人有意義,對我沒有。

只是,shawn老爺有些知乎節(jié)奏,思辨成為技巧與套路、形成自我風格不惜脫離描述對象,遇上對手便一頭栽進,也就是黃繼新被問及的“intellectual porn”。這也是我放棄知乎的原因。

希望shawn老爺不要因為這一輪討論影響他日后在觸樂留言的積極性,請繼續(xù)發(fā)表觀點吧,眾口一詞的評論區(qū)才是寂寞。

0

編輯 李先羽

lixianyu@chuapp.com

Go make some new disaster. That's what I'm counting on.

查看更多李先羽的文章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