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彈球》是一款像素游戲,畫風很有些像紅白機時代的《超級馬里奧》,尤其是關卡模式中,連金幣都沒缺。玩法也并不復雜,操控不斷跳動的小球通過一個個平臺直到終點,途中收集金幣。一旦失手讓小球掉入虛空就得從頭再來。
作為一個一直不太理解所謂“復古美學”的顏控,大多數(shù)時候我對于像素游戲都是抱著“這也算游戲?!”的心態(tài)直接跳過的——Rentia屏都出了你就讓我看這個?不過《超級彈球》(Super Splatform)大概可以算個例外:在連續(xù)一段時間沒發(fā)現(xiàn)什么有趣的新游戲之后我很偶然地看到了它并決定入手一試,體驗之后的感受雖然稱不上相見恨晚,不過至少算是物有所值沒有白花錢——畢竟在休閑游戲里12塊錢的售價也不低了。
《超級彈球》是個獨立小游戲,由加拿大P1XL工作室的Robin和Sam兩個年輕人制作。其面世過程可謂歷經(jīng)曲折。早在2002年,Robin就在Commodore 64平臺上開發(fā)出了他的第一個作品:一個名為《Splatform》的小游戲,并憑此在游戲編程競賽中奪冠?!禨platform》是個簡陋的彈跳游戲,可以看作是《超級彈球》的前身。很久之后,當《涂鴉跳躍》一類游戲開始大火,Robin想起了他曾經(jīng)的作品,并嘗試和Sam一起將其移植到iOS平臺,不過始終沒有公開發(fā)布,那已經(jīng)是2009年。后來又經(jīng)過多次改進和測試,包括Robin自豪的聲稱“每一個關卡都是由手工制作而非程序自動生成”,《超級彈球》終于在2013年底登陸iTunes Store。
對于大多數(shù)沒有體驗過Commodore 64平臺的玩家來說,游戲的畫風很有些像紅白機時代的《超級馬里奧》,尤其是關卡模式里,連金幣都沒缺,讓人油然而生一種親切感。不過在《超級彈球》中你要控制的不是那個略顯WS的水管工大叔,而是一個帶著笑臉的小球。關卡模式里一共有50個關卡,在選擇頁面上可以看到一個個黑白的小格子,已經(jīng)完成的關卡所對應的方格會點亮。并且每10個關卡為一個主題,每個主題的畫風和出現(xiàn)的障礙物都不同,從海平面、山峰、云端一直到天際。相比之下,無盡模式的畫風就陰暗多了(或許可以稱作更有古風……)。
游戲玩法并不復雜,只是比較考驗操作。玩家所要做的就是操控不斷跳動的小球通過一個個平臺直到終點,途中收集金幣。一旦失手讓小球掉入虛空就得從頭再來。在游戲畫面上方有個彈跳次數(shù)統(tǒng)計的數(shù)字,雖然所用步數(shù)并不影響最終得分或者是否過關,不過爭取用最少的步數(shù)達到終點也是游戲樂趣之一。這個玩法有點類似《綠豆歷險記》(Bean's Quest),不過在《超級彈球》中,控制小球彈跳的精度非常。非常重要,有的像素平臺甚至只有一格,生存與死亡的距離就在毫厘之間,稍有不慎笑臉小球就變成了哭臉。尤其是在無盡模式中,眼見著小球一直往上跳,難度也越來越高,耳邊是Chiptune風格的背景音樂,全神貫注緊盯著屏幕上跳動著的小球,生怕彈跳方向偏離一點,真有種“玩的就是心跳”的感覺。
游戲操控方式可以選擇虛擬按鍵或者重力感應。不過我得說,如果你像我一樣一激動就容易手抖或者用的是沉重的平板,還是趁早放棄重力感應玩法吧,一手抖成千古恨的感覺實在是不堪回首啊……
*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觸樂網(wǎng)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