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獨輪車的小胡子大叔在極其狹小的空間內閃轉騰挪,身邊不時還有各種機關轉來轉去,保持平衡的同時還得充分利用空間躲避障礙,最后卻因為抬眼瞄了一下計時器而功虧一簣……喜愛挑戰(zhàn)的玩家務必要嘗試一下!
平面設計師,這是一個很獨特的職業(yè),因為它賦予了人們無窮的圖形想象力。這種想象力一旦與游戲制作相碰撞,那么便會迸發(fā)出絢爛的火花,誕生出偉大的作品?!都o念碑谷》曾經(jīng)就為我們帶來了獨特的體驗,告訴我們圖形變換的魔力是多么偉大。今天觸樂網(wǎng)要為大家評測的這款《獨輪車》(Bamba),其作者Simon Ducroquet同樣為一位平面設計師,他又會在方寸之間用圖形玩出什么魔法呢?
《獨輪車》是一款休閑游戲,它模擬了一名馬戲團獨輪車演員表演的過程,但與現(xiàn)實不同的是,這位游戲中的“演員”要面臨25個極其困難關卡的挑戰(zhàn)。在每一個關卡中,這位小胡子大叔都會在極其狹小的空間內閃轉騰挪,身邊不時還有各種機關轉來轉去,保持平衡的同時還得充分利用空間躲避機關。游戲的過關方式也很簡單,那就是在右上角計時結束時能夠不倒就可以,這一切的基礎,則僅僅是玩家指尖的簡單碰觸。
范德彪早就說過:“小樹不倒我就不倒!”,可惜我們的主角長相也許比范德彪還詼諧,但游戲里沒有小樹——他如何才能不倒呢?在操控這方面,《獨輪車》再次彰顯了極簡主義的美妙之處:每一關開始時,玩家輕觸屏幕開始計時,此時獨輪車便開始自動向前騎行,玩家不能停止只能靠輕點屏幕改變方向,或前或后。這就是玩家在游戲里能做的一切,僅僅是改變獨輪車騎行的前后方向而已,甚至連速度都不能更改。但是在實際游戲中,這就足夠了,因為無論是在狹小的圓盤上躲避滾動的圓錐體,還是在細長的獨木上前后晃動,改變方向都可以保證獨輪車不倒。由此大家可以看出,平衡性也許是獨輪車手過關的關鍵,但對于玩家,點觸屏幕的時機和力道大小才是被考驗之處:時機自不必說,算好機關滾動時差便可以(雖然同樣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點擊力道就很難控制了,稍微用力一點便會直接騎出屏幕,或者被各種機關拍倒。
與《紀念碑谷》一樣,這種關卡不多的游戲恰恰每一關都是經(jīng)典,《獨輪車》也是一樣。擁有25關的它每一關都做到了別(sang)出(xin)心(bing)裁(kuang),機關的難度極高:獨木橋上來回掃過的木板也許不算什么,但獨木橋本身還前后晃動又算什么?好在游戲的畫面同樣體現(xiàn)了平面設計師的才華,那就是通過強烈的色彩對比讓玩家對場地有一個完整的立體認知,因此玩家才能正確估算機關掃過的時差、前后的距離等等。
“氣得想摔手機”是最近的一個新詞,起源于那些難度極大但讓人欲罷不能的游戲,《Flappy Bird》就是其中的代表。這部《獨輪車》也是一樣,由于采取了計時過關制,因此很多時候玩家已經(jīng)堅持到了最后一秒,卻因為抬眼看看右上角計時而功虧一簣——在這里筆者建議大家玩的時候別管時間,只管做到“小樹不倒我就不倒”就可以了。同時,與《Flappy Bird》一樣,這類游戲沒有“命”的限制,也就是說倒下可以,馬上就可以重玩,如此反復,樂(shen)此(xin)不(ju)疲(pi)……
售價6元且沒有內購(這游戲能內購什么?機關停止大法?那還玩什么……),畫面鮮艷、音樂休閑,挑戰(zhàn)極大且想象力豐富,作為一款休閑游戲《獨輪車》具備了一切優(yōu)點,喜愛挑戰(zhàn)的玩家務必要嘗試。